自5月以来,充电桩行业开始受到资本市场的特殊青睐。5月17日,充电桩服务商星星充电宣布获得高瓴领投、IDG、北京泰康投资、禹达投资、宝龙地产与远洋地产等跟投的B轮融资,投后估值155亿元人民币。
6月11日,国内最大的社区及目的地充电服务商依威能源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,融资金额不少于3.5亿元人民币,本轮融资由香港电讯领投,大湾区共同家园投资有限公司及发展基金、华盛设立的基金等跟投。
6月20日,特锐德发布公告称,子公司特来电拟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进普洛斯、国家电投、三峡集团等战略投资者,本次增发股份的价格为14.6元人民币/股,投后估值约为136亿元人民币,增资金额合计约3亿元人民币。
6月21日,云快充宣布完成B1轮融资,投资方为宁德时代、合力资本和财信金控旗下财信产业基金。云快充成立于2016年11月,是中国最早推出第三方充电SaaS服务平台的科技互联网型公司。
上述获得融资的企业,均为国内头部充电桩运营商。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5月,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台的运营商共有十家,其中特来电以21.9万台位列第一、星星充电以19.3万台位列第三、云快充以6.7万台位列第四,依威能源以2.7万台位列第六。
除了4家头部企业,还有另外2家规模较小的充电桩企业也在近期获得融资,但金额较少。5月25日,超级充电解决方案供应商昇科能源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pre-A轮融资。5月29日,中电智谷获得慢牛基金500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。
充电桩行业受到资本青睐并不是一件令人意外的事情。作为国家“新基建”重点投入的七大新兴产业之一,充电桩的建设运营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。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5月底,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580万辆,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87万台,车桩比为3.1:1。
而《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(2015—2020)》设置的2020年车桩比目标为“1:1”。可见,目前国内充电桩数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。02176.HK预测认为,未来30年,中国充电桩总数将达到6480万台,市场规模超万亿元人民币。
随着大量资本涌入充电桩行业,行业内部的态势也出现了新变化。“国内公共充电行业在各路资本持续投入和加持下,竞争进入白热化,常规的运营手段和促销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日常经营需求,经营者只能挖空心思,不走寻常路,搞出促销和竞争新花样。”独立经济学家王赤坤表示,有的铤而走险,甚至突破法律红线;有的则利用优势地位,大搞垄断。“1分钱充电、0服务费”等各种花样别出的营销噱头由此陆续出现。
对于充电桩行业而言,恶性价格竞争的负面影响巨大。王赤坤表示,与友商拼价格、拼投资,此类行为,造成了行业整体成本的上升。在激烈厮杀过程中,公共充电行业会被推向衰退阶段。
“这个阶段,企业投入产出比降低,毛利也在下降。而很多公共充电企业一旦走上下坡路,会出现经营收入、经营利润和二级市场市值三降的局面,后面也很难走出困境,更别说走向盈利。”王赤坤称。
王赤坤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。据了解,包括部分头部企业在内,目前大量充电桩运营商都尚未摆脱亏损。例如,特来电虽然占据国内充电桩市场40%左右的份额,但也面临着盈利问题。公告显示,特来电2020年营业收入为15.2亿元人民币,同比下降8.43%,净利润为亏损7770万元人民币,上年同期为亏损1.11亿元人民币。
不过,安光勇表示,合理、适度的竞争有利于充电桩行业的发展。“即便亏损,但目前仍有很多企业进入到充电桩行业,这说明该行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,盈利前景是好的。总体来说,竞争会起到积极的作用,有助于淘汰掉质量低下、服务差、灵活性差的不合格的企业,最终会为行业带来良性的循环。”